1、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的不同之处
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本质不同在于民事纠纷侧重于解决个人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问题,刑事纠纷关乎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具体如下:
1.性质不同:
(1)民事纠纷基于民事法律关系,如合同、侵权等。
(2)刑事纠纷则涉及犯罪行为,具备更紧急的社会风险性。
2.处置依据不同:
(1)民事纠纷依据的是民事法律,如《民法典》等,侧重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恢复被破坏的民事关系。
(2)刑事纠纷则依据《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旨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3.当事人地位不同:
(1)在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2)在刑事纠纷中,尤其是在公诉案件中,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诉权,被告人处于被追诉的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虽然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但整体上仍呈现出控辩对抗的特征。
2、民事与刑事纠纷法律依据
法律快车提示民事与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分别体目前不一样的法律体系中:
1.《民事诉讼法》是处置民事纠纷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诉讼权利与义务等内容,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刑事诉讼法》则是处置刑事纠纷的主要法律,它规定了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程序及规范,确保刑法的正确推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民事刑事纠纷当事人地位
民事纠纷刑事纠纷当事人地位如下:
1.在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均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平等的诉讼义务,这种平等性体目前诉讼程序的每个阶段,包含起诉、应诉、举证、质证、辩论及上诉等。
2.在刑事纠纷中,当事人的地位则因案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在公诉案件中,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诉权,被告人则处于被追诉的地位;
(2)在自诉案件中,虽然双方当事人地位相对平等,但整体上仍呈现出控辩对抗的特征。
3.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参与诉讼,其地位也具备肯定的特殊性。